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有效衔接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2 14:54:29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逐步清晰,产业融合成为乡村旅游规划的核心主题。但现阶段,乡村旅游规划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面临着规划体系不清、质量不高、流于形式、落地性不强等诸多发展困境,乡村旅游规划应反思存在的问题,重新梳理解读乡村旅游发展逻辑,与乡村振兴战略契合,重构规划体系,重塑规划理念、重整旅游资源、重策旅游项目等,将乡村发展的肌理、文脉与空间全面整合到乡村旅游规划体系中,以规划助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与时代发展俱进。下面南耀建筑设计浅谈一下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有效衔接的问题:
乡村振兴
       1、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良莠不齐
       近些年,各地方均在全面推进旅游扶贫工程的发展,并有效带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但是因为各地方所拥有的资源有着显著差异性,且各地区推进力度亦有所不同,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失衡问题,最终使得各地方旅游扶贫发展具体效果亦不尽相同。其中,部分地区旅游资源较为富集,且旅游产业发展时间也相对较早,旅游扶贫发展成效也相对较好;部分地区地处重要山脉,高山山地资源、景观与生态环境较佳,旅游资源亦具有鲜明特色,旅游扶贫发展成效较为显著;也有部分地区人口基数大、农业资源富足,地域文化底蕴也较为深厚,然而由于乡村旅游业发展时间短,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与旅游资源富足的优势并不适应。
       2、旅游项目开发特色挖掘较为不足
       众所周知,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推进我国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旅游业发展对特色性要求较高,在某种意义上也制约了旅游扶贫作用的发挥。现如今,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尽管处在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但是整体上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中,对于特色化资源和产品的挖掘仍存在显著不足。当前,部分地区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普遍停滞在以农家乐形式为主的相对简单的旅游业态层面,即品尝农家饭、采摘果园水果、观看乡村生态与乡村垂钓等,旅游产品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缺乏特色化,产品附加值也相对偏低。总体上对于乡村特色民俗文化开发、休闲项目开发、健康养老开发以及度假开发等呈现观光向养老养生、休闲度假等综合发展方向的旅游项目开发相对较少,且对于乡村地区优势资源使用情况严重不足,针对乡村地区旅游产品体验性、参与性以及特色IP、原生态生活等项目的创意开发也有所不足,这不但对于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及健康发展造成反向影响,也限制了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有效衔接。